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报告 (2021.4)
经济政策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为扎实做好2021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促转型,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强能源供需形势分析研判,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报告页数:30页
图表数量:31个
发布时间:2021-05-19
详细介绍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3804亿元,同比增长19.9%;比2019年1-4月份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2519亿元,同比增长21.0%。从环比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9%。
1-4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7%。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3.0%;制造业投资增长2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4.4%。
1-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8.4%,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0%,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23.8%。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0.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8.0%;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5.2%。
出口仍处高位,海外经济维持复苏态势对出口有所支撑,4月欧美制造业PMI均位于60%以上,景气度较高,日本制造业PMI也处于连续上升的过程中,总体外需对出口的支撑仍在;进口高增主要受价格以及基数影响,去年4月海外疫情开始逐渐蔓延,全球物流运输受阻,导致进口基数回落。此外,集成电路以及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前者仅回落0.71个百分点至22.56%,后者大幅上升178.98个百分点至222.01%,汽车有去年低基数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产品的需求度仍高。4-5月PPI同比可能继续抬升,对进口增速可能继续有明显的支撑。
整体来看,因疫苗接种的节奏差,海外供需仍有缺口,以及全球经济的回升,短期对出口仍有支撑,但随着发达国家产能的恢复,供需缺口可能收窄,出口增速可能会逐步回落,另一方面基数抬升也会有一定影响。进口来看,原材料涨价影响进口增速可能保持高位。总的来看,二季度可能还会保持较高顺差,但下半年顺差可能会逐渐收窄,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可能会有所减弱。
原煤生产下滑幅度微增。4月份,生产原煤3.2亿吨,同比下降1.8%,比2019年4月份增长4.0%,两年平均增长2.0%,日均产量1074万吨;进口煤炭2173万吨,同比下降29.8%。1-4月份,生产原煤12.9亿吨,同比增长11.1%,比2019年1-4月份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6.1%;进口煤炭9013万吨,同比下降28.8%。
4月份钢材12128万吨,同比增长12.5%。4月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基建投资略有加快,制造业投资有所改善,内外需求共振,拉动钢材需求。
国家发改委5月18日召开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PPI后续走势,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预计全年PPI同比涨幅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下半年同比涨幅将有所回落,同时谈及大宗商品价格、民营企业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为扎实做好2021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促转型,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强能源供需形势分析研判,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4月21日,工信部发布通知明确指出,自2021年7月1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六标准要求的重型柴油车产品。根据通知,目前距2021年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仅剩一个多月,我国多省市也已经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停止上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