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报告 (2022.11月下)
经济政策详细介绍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28亿元,下降6.1%。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8490亿元,下降0.2%。
202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0.5%。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
2022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持平。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7%。
受国内疫情、季节性因素及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共同影响,CPI涨幅回落,而PPI同比增速大概率已见底。
2022 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223.4 亿美元,增长2.1%(前值为-0.4%)。其中,出口2960.9 亿美元,增长-8.7%(前值为-0.3%);进口2262.5 亿美元,增长-10.6%(前值为-0.7%);贸易顺差698.4 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11 月出口同比增长0.9%(前值为7%);进口同比下降1.1%(前值为6.8%);贸易顺差为4943.3 亿元。
全球贸易收缩和去年同期高基数造成本月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国内经济基本面偏弱和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进口增速快速回落。
汽车(包含底盘)11月出口37万辆,1-11月累计出口298.4万辆,同比增长54.9%,出口金额累计增长73.1%。
1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回落,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11月共计发行2469亿元,净融资额为-1324亿元。11月共有23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发行地方债,其中湖南、云南、河南发行规模位列前三。
11月地方债发行以再融资债为主,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和再融资专项债分别占当月地方债发行总量的48.9%、31.2%。新增专项债占当月地方债总发行量的18.4%,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占比分别为78%和11%。本月无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发行期限方面,11月发行的地方债平均期限较10月缩短,11月平均发行期限为9.9年,较10月减少4.6年。具体来看,11月新增一般债和专项债平均期限相较10月分别缩短3.3年和2.3年,再融资一般债平均期限相较10月拉长1.0年,再融资专项债平均期限相较10月份缩短1.9年。
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大幅改善,一方面源自前期缓缴税收的加速回笼,11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1.1%;另一方面源自消费税在收支压力较大年份时的加速入库,连续两个月出现超季节性大幅增长;支出端,增速有所放缓,卫生健康领域支出的持续高增对基建类支出形成挤压。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方向定调,与2022年相比2023年经济工作总体基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防范重大风险。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契合实际关注提振市场信心,首次提出防范经济风险。但并未提到房地产,一方面房地产各项利好政策已“应出尽出”,另一方面房地产在16条后股市出现了反弹已经起到了初步效果,接下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保”: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外资方面重点强调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将会为外资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增长被置于更突出的位置。当前形势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