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快讯 > 2019-07-30 每日快讯 > 新特回应贵州项目停工:继续绑定一汽代工,正进行B+轮融资
新特回应贵州项目停工:继续绑定一汽代工,正进行B+轮融资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侯小南 发布时间:2019-07-30 19:34

融资收紧,量产交付不及预期,造车新势力的下半场竞争注定艰难。

长江汽车的经营困境也让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受到牵连。日前,有消息称,造车新势力新特汽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的工厂项目已经暂停建设,而位于当地的试制车间也处于停工状态。

日前,新特汽车CEO先越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属实。先越告诉记者,贵州的工厂其实并非新特自建工厂,而是当时贵安新区规划新能源产业链的时候,统一为新特和长江汽车两家新能源企业规划了一个年产20万辆的“乘商并举”的制造基地,其中大部分产能配给了长江汽车,新特汽车规划年产能只有5万辆。但是今年长江汽车在发展上遇到困难,加之国家对于乘用车的生产资质管理出现变化,所以贵安新区的新能源项目也处于暂缓状态。而试制车间在完成上款车型DEV的试制之后就停工了,目前正在升级改造,为后续车型的试制做准备。

工商资料显示,新特汽车全名为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法人代表为先越。2018年下半年,新特由一汽代工的首款A0级小车DEV1正式投放市场,按照当时官方公布的数据,新车上市后经销商订单数量超过4万辆。

不过,据全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特汽车总销量为1343辆,加上2018年底交付的4000辆,新特汽车向市场交付总量约5300辆,与此前规划悬殊较大。

“我们的订单还是存在,只是在生产和交付上确实放缓了步伐。” 新特汽车CEO先越如是回应。交付速度的调整缘于几个方面:第一是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量退坡,对于DEV1这款续航在300km左右的小车冲击颇大。“去年这款车推出的时候我们为了抢时间,所以在成本优化上面并没有做那么好。”他告诉记者。

第二是从市场和盈利层面来看,如果短期要冲量完成上述目标也并非不可能,但是会对经销商和企业带来伤害,“卖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

与过去两年比,今年整个行业的融资情况都已经十分困难。这些压力来自于多方面,一是整体汽车市场的萎靡;二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发力。“大的主机厂是平台化供应链,而新势力是单产品的供应链,成本差距巨大;另外在研发上,传统主机厂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和效率将它们的产品供应体系平移到新能源产品之上,但是造车新势力可能在研发上迭代速度上做到很快,却无法很快的在供应链上作出匹配。”三是交付、更新迭代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压力。

今年上半年,一些已经大批量交付的企业开始出现包括质量在内的问题。而与传统汽车不同,眼下智能汽车的升级迭代几乎已经缩短到了一年甚至半年。“一款车的研发和投入,几亿甚至十几亿投下去,很快又需要推出新的产品。”这对于新势力来说资金压力也不容小觑。

“造车新势力走到今天,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优劣势都已经十分明显,市场格局也基本形成。”先越认为:“最激烈的竞争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到2020年,融资会进一步恶化。”

“我们预计会在今年年内完成新一轮(B+轮)融资,目前在和投资方做最后的谈判。”先越表示,新特刚在今年5月完成由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的B轮融资。据记者了解,新的一轮融资除了私募资金外,将会有新的地方投资基金进场。

“目前我们会一直聚焦代工的轻资产模式,建厂是以后才会考虑的事情。”先越告诉记者。

相关企业: 【其他企业】
企业相关信息
【其他企业】

红旗与挪威经销商签订授权协议,EH7和EHS7即将登陆欧洲

中国一汽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挪威Motor Gruppen集团在于近日正式签署授权销售协议,红旗授权对方成为EH7、EHS7两款新能源车型在挪威地区的销售合作伙伴,为新产品后续登陆欧洲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据悉,本次授权的两款全新车型中,定位为安心驾享纯电轿车的红旗EH7已于2024年3月正式上市,是新能源子品牌独立运营后推出的首款车型,基于全新的FMEs“旗帜”超级架构所打造,未来或将推出换电版以及长续航快充版,最大续航可达800km。随着本次红旗与挪威合作方签订授权协议,EH7和EHS7两款新能源车型登陆欧洲正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官方表示,红旗也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海外发展战略,努力在欧洲这一全球汽车市场高地站稳脚跟。

  2024-06-04 16:35  |出口|
【其他企业】

中国一汽将与埃及公司合作在当地生产平价电动车

中国一汽将与一家埃及公司合作,在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生产平价电动车。总部位于开罗的埃及公司GV Investments的董事长Sherif Hamouda声称,根据双方的协议,其子公司GV Auto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当地生产中国一汽的平价电动车。他说道,这些车辆后续将主要用于网约车服务,Hamouda表示,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扩大生产规模,最终目标是使车辆中 65% 的零部件均来自本土,整车最终还将出口到中东地区、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他补充说,生产车辆所需的工业设施需要花费多达 2000 万美元。

  2024-05-28 16:40  |经营动态|
【其他企业】

中国一汽与亿咖通科技签署智能座舱战略合作协议

4月18日,在中国一汽第五届科技大会上,中国一汽与亿咖通科技签署智能座舱战略合作协议。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中国一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亿咖通科技全球董事李妮共同见证签约仪式。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梁贵友与亿咖通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代表双方签约。

  2024-04-19 16:55  |合资合作|
【其他企业】

一汽集团与大疆就智能驾驶展开合作

4月18日,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第五届科技大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大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4-04-18 16:43  |合资合作|
【其他企业】

一汽弗迪PA75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启动量产

4月8日消息,从一汽弗迪官方处获悉, 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A75动力总成电池项目正式启动量产。

  2024-04-09 16:30  |推广活动|

热门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