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专题分析(2022.6)
企业专题详细介绍
中创新航产品覆盖乘用车PACK、客车PACK/专用车PACK、储能电源。其中电动乘用车以“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快充/高功率、全气候”为核心产品竞争力,已具备全面配套一线品牌主机厂车型能力。
乘用车市场合作车型
性能参数
中创新航产品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行业,其中动力电池又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类电池。动力电池性能参数储能电池性能参数.
电芯类型
中创新航再次刷新了它的产能规划:2025年规划产能500GWh,2030年产能1TWh。2021年11月17日,以“共伟大 共美好”为主题的CALB战略发布会在常州召开。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宣布了三件大事,一是军品与民品各自独立发展,中创新航洛阳公司主要承接军品业务做优做强。二是民品业务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进行品牌升级,创立新中航形象——“中创新航”。三是产业布局再拓展。
公司更名,战略升级
发布会上,继文化与人才战略、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和品质战略后,刘静瑜首次公开提出了全新战略——品牌战略。中航锂电洛阳公司承接军品业务,做优做强。
对民品业务进行全新升级,更名为“中创新航”,即是新企业名称,又是新品牌。
未来电池技术路线
方形电池是主流路线。圆柱电池技术也有储备,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有相关产品推出。不会选择软包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不会有过多的投入。
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深耕储能技术,在储能材料、新型储能系统、高效循环再生三个方向重点投入。
产能布局:截至2021年底, 公司主要有常州、 洛阳、 厦门三大生产基地, 分别拥有7.84GWh、 2.21GWh、 1.36GWh的年产能, 整体产能利用率为95.2%。基于现有募投项目, 公司估计各相关产业基地项目当下的产能预计将介乎10GWh至20GWh之间, 对应的投资金额将介乎约人民币50亿元至人民币100亿元之间。同时,公司在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及江门等地扩大现有的生产基地或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公司预期2022年及2023年有效产能将分别扩大至约25GWh及约55GWh.
下一代动力电池
目前以三元、磷酸铁锂为主的主流正极材料的克容量与其它性能发挥已经接近其理论值。下一代电池的新挑战是攻关更高容量、更稳定的正负极材料以及更安全的电解质。这其中,高容量硫正极、长循环锂金属负极及全固态电解质技术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突破关键。在2022年6月14日举行的第十五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上,中创新航介绍了其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方面的研发最新进展。
现有产品
中创新航为广汽乘用车旗下一款合创Z03车型配套的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了205Wh/kg,并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年第4批)。
这意味着中创新航率先迈入了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200Wh/kg“俱乐部”,并已经进入量产装车阶段。
One-Stop 技术构想
在2021年9月17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创新航宣布通过正向开发,利用第一性原理重构电池技术,提出了One-Stop的技术构想。基于该构想,中创新航全新设计技术产品——One-StopBettery首次公开亮相。
中创新航在液态电池技术上持续取得新突破,向着350-400Wh/kg能量密度迈进;结合关键技术攻关,下一代锂硫电池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450Wh/kg,甚至500Wh/kg以上。
船舶换电
2022年3月18日,中远海运集团2艘700TEU级长江干线电动集装箱船项目举行“云签约”仪式,中远海发航租事业部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上海泛亚航运分别云签署700TEU级电动集装箱船舶建造协议和船舶租赁协议,700TEU级集装箱船建造完成后将长期租赁给中远海运集运下属泛亚航运经营,航线为武汉至上海。